了凡四训讲解网
标题

佛教信众欲出家需要什么手续

来源:了凡四训讲解网作者:时间:2023-05-25 16:07:47
在中国佛教中,信众愿求出离家庭、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,中国从汉唐到现在,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,出家的程序,各有所

在中国佛教中,信众愿求出离家庭、独身修道是要经过一定手续的。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,中国从汉唐到现在,由于地理和时代的不同,出家的程序,各有所不同。

按照佛教戒律规定,佛教信徒要求出家,可以到寺院中向一位比丘请求作为自己的“依止师”。这位比丘要向全寺僧侣说明情由,徵求金体意见,取得一致同意后,方可收留此人为弟子,为之剃除须发,并为之授沙弥戒(沙弥戒有十条),此人便成为“沙弥”。沙弥是梵语,义为勤策男,言其当勤受比丘的策励;又有息慈之义,谓当息恶行慈。沙弥最小的年龄是七岁,依止师对弟子负有教育和赡养的责任。俟其年满二十岁时,经过僧侣的同意,召集十位大德长老,共同为之授比丘戒(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),此人便成为比丘。受比丘戒满五年后,方可以离开依止师,自己单独修道,游行各地,居住各寺院中。在印度没有度牒、僧籍或寺籍制度。沙弥戒和比丘戒都是个别人单独受,不得集体同受。比丘戒最多许三人同时受,至于女子出家同样要先依止一位比丘尼,受沙弥尼戒(沙弥尼戒也是十条)。至年满十八岁时,受式叉摩那戒(式叉摩那戒有六戒),成为“式叉摩那尼”,义为学法女。经两年后,至年满二十岁,先从比丘尼、后从比丘受比丘尼戒(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条)。这叫做二部受戒,成为比丘尼。当大乘佛教在印度盛行以后,修大乘法的比丘可以根据自愿,从师受菩萨戒,但不是必须受的。

  佛法传入中国汉族地区以后,唐宋时代,出家者先要到寺院中作“行者”,服各项劳役,垂发而不剃发,可以从师受沙弥戒。等政府规定度僧的时日来到,经过政府的甄别,或经过考试及格,得到许可,给与度牒,并指定僧籍隶属于某寺院,然后方取得僧人的资格,可以剃度为僧。此后再等机会前往政府许可传戒的寺院中受比丘戒,授戒师也由政府指定。凡是不经政府许可、未得度牒而私自剃发的僧尼,没有寺籍,名为私度,要受到惩罚。到了宋初,年满二十方得受比丘戒的规定被忽视了。常有七八岁的人便受比丘戒。至于菩萨戒仍是随比丘的自愿,可以随时从师受,或者不受。

  这种程序到了元代完全废弛了。明末开始规定“三坛同受”的制度。出家的人先到寺院中请求一位比丘为“剃度师”,为己剃发而不受任何戒。剃度师的僧籍属于何寺院,自己的僧籍也同属于这个寺院,为寺院的下一代。一般僧籍只属于子孙寺院(俗称小庙),而丛林寺院是不开僧籍的。遇到某一丛林寺院公开传戒时(小庙是不许可传戒的),前往该寺,在若干时日中先后受沙弥戒、比丘戒、菩萨戒,同时领取政府的度牒,而僧籍却不由政府指定了。到乾隆时废止了度牒,便只由传戒的寺院发给戒牒而已。  现在蒙藏地区出家的程序,一般还是实行接近佛陀时代的比较原始的办法,也没有度牒和僧籍的问题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如果那案板上的生灵会说话 如果那案板上的生灵会说话

我们让一个众生遭受性命被剥夺之苦,这种痛苦迟早...

如此放生,是造业还是积福 如此放生,是造业还是积福

问:在放生过程中,放鱼的时候,有的鱼死了,有的...

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 有哪些 如果没有放生的条件 有哪些

如果没有条件放生。...

1993年3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3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3月5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3月5日出...

1993年4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 1993年4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

1993年4月14日出生的人五行缺什么?公历1993年4月14日...

最新文章
性者、本始材朴也;伪者、 性者、本始材朴也;伪者、

性者、本始材朴也;伪者、文理隆盛也。无性则伪之...

思牵今夜肠应直,雨冷香魂 思牵今夜肠应直,雨冷香魂

思牵今夜肠应直,雨冷香魂吊书客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 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

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思则有备,...

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? 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?

怡然敬父执,问我来何方?问答乃未已,驱儿罗酒浆...

思来江山外,望尽烟云生。 思来江山外,望尽烟云生。

思来江山外,望尽烟云生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思妇高楼上,当窗应未眠。 思妇高楼上,当窗应未眠。

思妇高楼上,当窗应未眠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思欲委符节,引竿自刺船。 思欲委符节,引竿自刺船。

思欲委符节,引竿自刺船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 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

思国之安者,必积其德义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思国...

性灵熔匠,文章奥府。渊哉 性灵熔匠,文章奥府。渊哉

性灵熔匠,文章奥府。渊哉铄乎,群言之祖。古诗原...

思君如陇水,长闻呜咽声。 思君如陇水,长闻呜咽声。

思君如陇水,长闻呜咽声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