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凡四训讲解网
标题

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及道场都有哪些?

来源:了凡四训讲解网作者:时间:2023-05-24 16:03:48
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及道场都有哪些?佛教的历史源远流长,给我国历史留下了诸多传奇与典故。据史料记载,汉明帝永平七年(公元64年)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。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
佛教中的四大菩萨及道场都有哪些?

佛教的历史源远流长,给我国历史留下了诸多传奇与典故。据史料记载,汉明帝永平七年(公元64年)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。67年他们同两位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回到洛阳,带回许多经书和佛像,并且翻译了一部分佛经,相传就是现存的《四十二章经》,也就是《阿含经》的节要译本。同时在首都建造了我国第一个佛教寺院,就是保存至今的白马寺。

在佛教中,佛祖坐下十大弟子,譬如:摩柯迦叶、优波离、罗睺罗、舍利弗、须菩提、富楼那、阿那律、摩诃目犍连、摩诃迦旃延、阿难。

菩萨也有四大菩萨,今天咱们就来说说佛教中的四大菩萨。

菩萨是“菩提萨捶”的简称,“菩提”汉译是“觉悟”,“萨捶”汉译是“众生”或“有情”(一切有感情的众生),全译是“觉有情”。它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,即菩萨既是已经“觉悟的众生”,又是以觉悟他人为己任的有情。在佛教初创的时期,仅把释迦牟尼累世修行的前身和尚无成佛的悉达多王子称为菩萨。

佛教中的四大菩萨,象征着四种理想的性格,即:愿、行、智、悲。

愿指的是象征愿力的地藏王菩萨。大家应该都知道,地藏王菩萨的名言“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。佛典载,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,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;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。地藏王菩萨圣诞为农历七月三十日,其所在的道场是安徽九华山。

行指的是象征实践的普贤菩萨,普贤菩萨在华严大法会中宣说十大行深誓愿。普贤菩萨圣诞为农历二月二十一日,其所在的道场是四川峨眉山。

智指的是象征智慧的文殊菩萨,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,能开发智慧,提高悟性,尤其能帮助小孩学业有成、官人福禄双增、商人增财增福。文殊菩萨圣诞为农历四月初四日,其所在的道场是山西五台山。

悲指的是象征慈悲的观世音菩萨,观世音菩萨具有平等无私的广大悲愿,当众生遇到任何的困难和苦痛, 如能至诚称念观世音菩萨,就会得到菩萨的救护。

关于观世音菩萨圣诞的起源和依据,现在均无法考定。

隋唐以来,民间便形成了广泛的观音信仰,并逐渐形成了以敬奉观音为主的三个农历宗教节日:二月十九为观音诞生日,六月十九为观音成道日,九月十九为观音出家日,民间有的将这三日并称为观音菩萨圣诞。其所在的道场是浙江普陀山。

众观我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,四大菩萨给我们华夏文明带来了许多传奇与传说。虽然本人不是佛教信徒,但对地藏王菩萨的“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”、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深誓愿、文殊菩萨的大智慧以及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为怀,被四大菩萨的信念和信仰所折服。

欢迎评论

以史为鉴,趣谈历史。

相关推荐
热点栏目
推荐阅读
如何处理厨房里的虫 如何处理厨房里的虫

  如何处理厨房里的虫  厨房,是每一个家庭主...

如何从垂钓者手上救下鱼儿 如何从垂钓者手上救下鱼儿

  如何从垂钓者手上救下鱼儿?  佛弟子若是见...

如何不杀生? 如何不杀生?

  如何不杀生?  不杀生,是要我们的行为不伤...

如何如理如法的放生 如何如理如法的放生

答:放生的精神就是“救生”,对众生生命的关爱。...

如何发挥利他精神 如何发挥利他精神

  如何发挥利他精神  本书的核心,在于一项主...

最新文章
忆来何事最销魂,第一折枝 忆来何事最销魂,第一折枝

忆来何事最销魂,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。古诗原文[挑...

忆君遥在潇湘月,愁听清猿 忆君遥在潇湘月,愁听清猿

忆君遥在潇湘月,愁听清猿梦里长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忍得一时之气,免得百日之 忍得一时之气,免得百日之

忍得一时之气,免得百日之忧。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...

忆共锦衾无半缝,郎似桐花 忆共锦衾无半缝,郎似桐花

忆共锦衾无半缝,郎似桐花,妾似桐花凤。古诗原文...

志不强者智不达;言不信者 志不强者智不达;言不信者

志不强者智不达;言不信者行不果。古诗原文[挑错/...

必有忍,其乃有济;有容, 必有忍,其乃有济;有容,

必有忍,其乃有济;有容,德乃大。...

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 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

忍把浮名,换了浅斟低唱!古诗原文[挑错/完善]出自...

忆君迢迢隔青天,昔日横波 忆君迢迢隔青天,昔日横波

忆君迢迢隔青天,昔日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。古诗原...

忆得盈盈拾翠侣,共携赏、 忆得盈盈拾翠侣,共携赏、

忆得盈盈拾翠侣,共携赏、凤城寒食。古诗原文[挑错...

必死之病,不下苦口之药; 必死之病,不下苦口之药;

必死之病,不下苦口之药;朽烂之材,不受雕镂之饰...

友情链接

手机版 网站地图